2025年5月17日,上海交通大学文化创新与青年发展研究院首席专家徐剑教授团队在上海科技节·科技传播理论分会发布了《全球城市科技传播能力指数2025》(以下简称《指数》),本次评价涵盖科学科创界的科技传播、有组织的科技传播、公众参与的科技传播与连通性供给水平共四项一级指标,系统性衡量了全球各主要城市科技传播能力的最新发展状况,也深入剖析了不同城市在科技传播能力方面的优势与短板。
根据《指数》,纽约的科技传播能力在40个城市中位居榜首,其科学科创界的科技传播(第6)、有组织(政府、媒体)的科技传播(第3)、公众参与的科技传播(第5)三个维度协同发展,在各个维度均表现优异。伦敦则紧随其后,凭借其在科学共同体活跃度、科学家传播影响力以及城市科技创新活力等方面的出色表现位列第二。波士顿排名第三,凭借其顶尖的高校资源、活跃的科研氛围以及多元化的传播渠道,为全球科技传播贡献重要力量。旧金山居于全球第四。上海位列全球第六,在亚洲城市中仅次于居于第五的东京,展现了其在科技传播软实力方面的显著提升与快速崛起。
此外,上海在科学科创界的科技传播和有组织的科技传播方面也取得了显著进展。上海市政府通过支持科技创新企业和科研机构,推动科技成果的社会化推广,彰显了城市的科技传播软实力。近5年来,上海在《科学》《自然》《细胞》三大顶级期刊发文量占全国总量29.2%,充分体现了上海在前沿科技研究领域的强大影响力。这些成果不仅在学术界产生了重要影响,也通过上海科技节等各种科技传播活动,向公众进行了广泛展示和普及。上海市政府还积极推动“科普护照”计划,鼓励市民参与全市科普基地打卡活动,进一步提升了公众的科技参与热情。
针对这一问题,徐剑建议,上海应当积极发挥引领作用,率先自主构建一套具有全球通用性的市民科学素养教育水平指标体系。该体系的构建需要综合考量多个关键维度,涵盖科学知识、科学方法、科学态度、科学价值观以及科学应用能力等。通过精心设计科学合理的调查问卷,定期测评上海市民科学素养并收集积累动态数据,从而精准把握上海市民的实际科学素养状况。在此基础上,上海可以将该指标体系进一步向全球推广,推动形成全球城市公众科学素养教育水平的统一比较框架。
647.60MB
查看200.46MB
查看18.0MB
查看501.63MB
查看
网友评论更多
577东方达彪p
国家卫健委 支持外籍医生开诊所,简化和优化审批流程🔒💣
2025/05/22 推荐
187****3069 回复 184****9614:马来西亚总理访俄 - May 15, 2025❖来自潞西
187****7272 回复 184****433:全球首个百台纯电动无人驾驶矿用卡车集群...🚳来自鹰潭
157****342:按最下面的历史版本💤⚼来自乌海
8361许仁翠50
当环保成为一种社交方式✦🍃
2025/05/21 推荐
永久VIP:深圳一女子网上应聘文员被回复“太丑了”,涉事公司回应🆚来自唐山
158****4105:北京启动2025年“民法典宣传月”系列活动🚕来自临沧
158****8275 回复 666🐖:“读故宫 解《谜宫》——线上图书分享会”举行❐来自万州
499卞波桦ra
上海乐高乐园警告:倒卖试运营票或致无法入园Ⓜ👴
2025/05/20 不推荐
成政伯xf:刘上生:宝黛之恋“情”“理”矛盾的艺术处理✆
186****1652 回复 159****9316:安徽芜湖:港口有序作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