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囧网-优秀网络推广平台! 网站快审 免费注册 会员登录
首页 科普百科 生活

洹河

时间:2023-06-14 10:39 来源:未知 作者:推囧网 人气:
【导读】:洹河(HuanHe),古称洹水,又名安阳河,是安阳的母亲河,也是安阳境内一条古老而重要的河流。殷墟出土的甲骨文中,就有“戊子贞,其烄于洹泉”的字名,这说明洹...

洹河(HuanHe),古称洹水,又名安阳河,是安阳的母亲河,也是安阳境内一条古老而重要的河流。殷墟出土的甲骨文中,就有“戊子贞,其烄于洹泉”的字名,这说明洹河见之于文字记载,至少已有3000多年的历史了。洹河东流入内黄至范阳口入卫河,全长约170公里。洹水入卫河后向北流去,最后汇入海河,从天津入海。洹河横水镇以上为洹河上游,横水镇至彰武水库大坝的洹河大峡谷,为洹河中游,彰武水库大坝以下至注入卫河处,统称为洹河湿地,为洹河下游。

洹河资料
  • 别名洹河地理位置安阳中文名:洹河
  • 长度:170公里
  • 源头:林虑山
  • 地理位置

    洹河,发源于林虑山,流至林州市的横水后潜入地下,潜流到安阳县善应露出地面。善应村头的百亩泉水,串串腾升,即是“遏横而入,逢善便击”的洹水。

    洹河是安阳的母亲河,她孕育了安阳儿女,也孕育了灿烂的文化,洹河又是战略要地。在洹河之滨,历史上发生过无数次天翻地覆的巨变。

    流经地区

    洹河

    洹河是海河流域漳卫南运河水系的第二大支流,发源于林滤山东麓,自西向东流经林州市、安阳县、安阳市区、内黄县,在内黄石盘屯乡赵庄南(范阳口)注入卫河。主要支流有粉红江、金线河、珠泉河等,源泉有小南海泉、珍珠泉等。

    流域概况

    全长170公里,流域面积1953平方公里,年均迳流量2.65亿立方米,河床最大流量每秒1100立方米,为常年河。干流全长164公里,流域面积1953平方公里。

    历史文化

    战国时期,苏秦掌六国相印于洹水之上,如今柴库村村西尚有拜相台遗址。

    秦朝末年,秦将章邯与项羽结盟于“洹水南殷墟上”。

    西晋安阳县于洹水南安阳城。唐代废魏郡复置“相州”,州治设安阳。

    就近代而言,清末,袁世凯择居安阳洹上村,曾“垂钓洹水之上”,对策划末代清王朝灭亡起过重要作用,后由于袁复帝,使这段史实逊色。

    北伐期间,即1928年4月,冯玉祥的国民军第二集团军与张作霖的奉直鲁联军,在洹水鏖战近一个月,史称豫北战役,4月30日冯军发起反攻,奉直鲁联军向北一溃千里,6月上旬北伐军进入北京,长达两年之久的北伐战争胜利结束。

    此役间,参战双方的鹿钟麟与张学良,都下有保护园林的命令,使这座集明清皇陵建筑之精华的园林,完好地保存下来。

    洹水的历史可以说明安阳的历史,安阳的文化可以说是洹水文化。洹河对安阳的经济、社会发展和人民生活仍起着重大作用。

    治理开发

    水利灌溉

    洹水不仅用于农业灌溉,也用于工业生产。《旧经》记载:“珍珠泉东北满十里入相洹,民激水为磨数十,灌田数百顷”。

    因激水为磨,今洹水之畔有两个四盘磨村。郭家湾、土楼、大正、四旺等数村,解放后十多年还用水磨磨面。

    珍珠泉是洹水泉源之一,北魏时,人们利用泉水作动力鼓风冶铁,水力鼓风较人工摇风的效率提高数倍,改进了冶铁技术,推进了冶铁的发展,增加了产量,提高了质量。

    安阳县水冶,原名牵口冶,由于用水力鼓风冶铁,改名“水冶”。

    水利工业

    解放后,工业上引用洹水者日增,豫北棉纺厂曾在洹河边建抽水泵房,用洹水投入生产。1956年,国家在郭家湾圭塘桥东头建立水力轧花厂,收效甚佳。现安阳钢铁厂、电厂、火车站等工矿、交通企业均用洹水生产,洹水为用甚广。

    我国是个农业大国,引水浇地对农业的发展起着重大作用。唐朝咸享三年(公元672年),刺史李景创建万金渠,由高平村垒堰通洹水灌田百余里,直至县东广润坡。

    延袭到现代,屡经重建,群众广受其益。战国时苏秦说赵肃侯,使韩﹑魏﹑齐﹑楚﹑燕﹑赵六国将相会于此,定盟合力抗秦。

    东汉未,曹操克邺后,曹开凿新河,“引洹入邺”。

    1956年,安阳县在东部修建洹南渠,从白璧乡郭盆村引水,畅流于白璧、永和、瓦店、吕村各地,旱时浇田,涝可排水,棉粮得以丰收。

    洹河第一台抽水站始于1929年,西司空村孙少清、孙子青、孙文轩、孙鸿谋等发动该村大户,筹资购买柴油抽水机一台,在村东南洹水北岸建起抽水站,日灌田40余亩,后因内部分歧而停。

    相继,1936年安阳县西于曹村(2003年划规安阳市北关区)于振江,在本村村西洹河北岸,购买张有贵河坡地挖凿透河井,建成用锅炉蒸气泵抽水的抽水站,日浇地50余亩,经营一年因亏本而停。

    亦传说:此站距曹家坟不足百米,夜间坟上常有妇女哭声,平时抽水站出现的事故都认为神鬼取闹而停(这只是传闻)。

    1949年安阳解放后,政府提倡大力兴修水利,南漳涧建立农业社(社长魏有德)于1957年5月,在村西洹河南岸建成电力抽水站,5月3日开闸放水那天,市、区领导前去剪彩,开机仪式十分隆重,红旗招展,鞭炮齐鸣,群众数百人兴高采烈地参加庆贺,省、市新闻记者进行了专题采访和报到,省农业厅派出来拍摄电影组拍成农业科教片在全省巡回放影。

    由于电力抽水效力高,成本低,在南漳涧建成第一个电力抽水站后的一两年内,市郊及安阳县沿洹河的多数村庄也建起了电力抽水站,一个站一天浇地80余亩。

    此前农民祖祖辈辈都是手摇辘辘浇地,三排辘辘四个人,一天仅能浇二亩。

    1959年,安阳县韩陵乡在西于曹村村东的洹河北岸建抽水站,水流到韩陵山南坡时,再建站引水上山,山顶定国寺周围都能用洹水浇灌,百顷荒山变成欣欣向荣的棉粮产地。

    航运航道

    我国古代的交通运输,分水陆两大部分,陆地车马,水路舟船。安阳的水路运输,主要靠洹水,如袁林建筑半数以上材料都是靠船运来的。

    安阳河航运在历史上曾十分发达,唐宋之际,上游的善应段舟船如梭,风帆似林,由此地出产的煤炭、木材、粮食、山货、瓷器等行销各地,善应小南海是个热闹繁华的码头,这里如今还有个名叫装货口的村庄。

    明、清时期,洹河中游是活跃地段。清康熙年间,万金渠高平以下兴办漕运。道光十年(公元1830年),下游航运较为发达,安阳桥村是安阳河上最大的码头,也是商旅往来的集散重地,商客往来如梭,货栈增设如云。安阳桥村东街郭玉兴建货房二十多间,建成码头上的货场大院。河南豆腐营西头路北也建造货房三十余间,占用两亩多地做成盐场。

    郭家湾、圭塘桥等处均有大小不同的货场与码头。现圭塘桥西头往北的西岸砖基,就是当年的码头基石。

    据《续安阳县志》记载,其下游由安阳桥东流一百四十余里,至内黄界入卫河,南至楚旺、道口,北达天津,商船往来,运输便利。出口货,以煤炭为大宗;入口货,以天津卫盐、煤油为大宗,河北大名荆条次之。

    《安阳县志》记载:1923—1937年15年间,安阳河航运是鼎盛时期,安阳桥、郭家湾、漳涧等村的航户达数百家,大船470余只,从业人员2500余人,年平均货运量达数百万吨。

    1932年,乡绅刘峰一、马子贞等呈准河南省政府改建沿河桥梁、开辟航道、购置帆船,引下游商品上达曲沟、水冶各寺镇,复载善应、天喜镇、三泉寺等处的煤炭、石灰及其它矿物产品,顺流东下,由卫河转运南北各地。

    河道船只往来,蜿蜒百里,蔚然壮观。1937年11月,日军侵占安阳,国民党撤退时焚毁码头,炸断安阳桥(南头两孔,解放后得以复建)、漳涧桥,击毁船只400余艘,安阳河航运事业随之萧条。

    1949年安阳解放后,仍有少量船只航运。

    1956年南漳涧修建漫水桥时,特意将南一孔建大,以利通航。

    1956年豆腐营村民用村西头道王庙院内两棵柏树制成一船入洹河航运,次年因河水浅转入卫河。随着交通运输工具的发达,洹河帆船运输日趋没落以至淘汰。

    1957年,“安阳河航运管理处”终止办公(设在安阳桥南向东的拐角大楼),两千多年的航运使命方告结束。

    洹河水产

    洹河是历史悠久的古河道,有水必有鱼,鱼水相依,其鱼产丰富,鲤、鲭、鲒、鳗、鲶、鳝、鳅、鳖、虾、蟹等应有尽有,因而捕鱼为业者也有相应发展,专业捕鱼者不下百户。

    安阳市西南营街就有七户,该街42号张学文及四个儿子四代捕鱼,其技能高超,善识水纹,常驾小舟,携钢钗、带鱼鹰遨游水域,1950年冬,张学文驾舟洹水之上,在崇义村东洹河深水之处,发现一条巨鲶,遂放鹰追捕,当鱼鹰与鲶鱼搏斗之际,他驾小舟迅及向前猛用钢钗刺去,击鲶腹得之。

    张学文兴奋之余,秤鲶之重竟达42斤,后笔者在他家后院(紧靠三角湖)鱼池内目睹了这条巨鲶。

    物产丰富

    洹水不仅有大鱼,尚有少量的珍品水獭。1959年秋,豫北棉纺厂牛奶房工人李金华,在洹河铁桥西侧捕鱼时,用罩笼捕获一只水獭,其色浓棕,光滑耀眼,后取皮革用之。

    1996年9月下旬的一天,笔者于洹滨散步,行至殷都桥西北约300米处的东岸河滩,突然间见一棕色动物仰卧在五米远的沙坑旁,当想找一石块击之,还未低头它就快速地跳入沙坑中,转念间才知这是一只水獭。还不断有人发现水獭出没于洹水之滨。

    珍稀动物

    2002年12月下旬某日早晨,大司空村张文新散步行至殷都文化城西北洹水东岸,见一只罕有动物冻僵在喘气,张用一片废编织袋包裹后带回家里,笔者及村民数十人先后去看,其物獾头、鸭脚(脚趾中间有膜)、鼠身鼠尾,体重约一公斤,灰黑色皮毛。

    此何物也,无人相识,这个谜团半年后才被解开。2003年8月12日12点50分,当我观看中央电视台体育频道新闻时,看到新西兰的几个体育运动员在他们国内水域内捕捉海狸鼠,海狸鼠的形态与张文新捕获之物完全相同,才明白那罕有之物原来是海狸鼠。

    后了解到,在上世纪50年代中,西于曹村王金荣也在洹滨见过海狸鼠。洹水是历史悠久之古河,确有各类水产与罕见之类品!

    旅游开发

    昔日洹水,清彻透底,蜿蜒东流,每当云雾升起,从远眺望,如同玉龙飞腾,日睛云开,涓流淌漾,波光粼粼,美不胜收。加之浣纱少女用清脆的歌喉,唱一支悠悠溪曲,更显出洹水的情韵。洹水之美,光色之丽,深深的留在人们的脑海中。

    人云:安阳景色在洹水,实非虚传。也有八大景观,而与洹水相关者,就有其四,即“善应松涛、”“漫水长虹”、“柏门珠沼”、“鲸背观澜”,各有其特色,物类造化各异,无不赏心悦目。

    善应松涛

    “善应松涛”是指,在善应村村头,有百亩珠泉,人称“小南海”,也名“络丝潭。”此处是洹水入横(水)潜流透出之地。其泉眼密布,水珠串串交替起伏,沸腾翻滚着争夺上升,珠水汇集成谭,淌漾畅流东去。有人说此乃洹水之源,殊不知系入横(水)透出之水。“小南海”之滨,紧依悬崖峭壁的牛头山,山腰有座精巧玲珑的古刹,如悬半空,寺院楼台映入清流,其倒影灿烂地飘动着闪闪发光,甚是美观。牛头山间,松柏丛生,苍劲叶茂,迎风起伏,波涛万状、雅士观之,名曰“善应松涛”。松涛映水尤显壮丽,水伴山势,更为雅致,其山影水色颇受游人的赞美。时有元代名医许有壬(曾任中书左丞)游此,即兴赋诗:

    崖上留题破紫烟,

    岩前沧茗挹清泉,

    烂游三日酒如川。

    有水有山高士宅,

    无风无雨小春天,

    人间真是地行仙。

    尤观松涛山口之下,有座三叠石桥,游客卧于桥端,纳凉避暑,听牧童悠闲的笛音,看少女洗纱的舞姿,陶醉景色,美不可言。余游之流连忘返,怀情难舍,畅吟:

    松柏生涛风起舞,泉水争流击岸生。

    初草尖尖秀春意,半山小寺晚霞红。

    漫水长虹

    洹水迂回婉转,流经曲沟乡南固现村,在河谷之处有座青石漫水小桥,宽三米许,全系石条铺架,并用双燕尾铁练锁就,桥身映入河中,恰象长虹落水影波闪烁。桥头有老柳一株,干高冠大,叶枝盈满,浓荫盖地。肩客行人,到此歇脚乘凉,仰观巢鹊,飞鸟在苍穹翱翔,与彩云并舞;近观农田园地,艳丽的菜花引来蜂蝶翩跹,其自然景色,赏心悦目。

    桥西岸畔,有石碑数幢,清末重臣李秉衡来此一游,观其景,爱其色,挥笔题写了“漫水长虹”四个斗大的草书,后人刻于石上,立桥边,进一步增强了佳景之气魄。游人曰:有景有文方致远,物我两忘才传神,此为安阳之其一景观也。

    柏门珠沼

    水冶西北一公里处有一“珍珠泉”,潺潺流水昼夜不息的向东流淌着,入于洹河,系洹水之一源。相传宋仁宗时,大将军韩琦领兵过此,天气炎热、干渴难忍,苦无饮水,一怒之下,把剑猛插于地,拔剑时,泉水顺剑涌流,将军大兴曰:“水来矣”!后人名曰:“拔剑泉”。时而,战马奔哮,马蹄蹈地,踏出水来,就此名之曰:“马蹄泉”。此外,还有“心字泉”、“少白泉”、“卧龙泉”、“五四泉”、“五八泉”、“六○泉”,各有其说法。在此地珠水串串可见,蒙以神奇故事,尤显人杰地灵。明代赵康王朱厚煜游此,即兴赋诗:

    宋室名臣几将坛,军中藉藉独称韩。

    文章焰夺南星灿,将业功高北斗寒。

    内功皇图盘石固,外匡震宇秦山安。

    望海浪说能消渴,得以灵泉剑下欢。

    “珍珠泉”水,莹晶耐观,遂于泉池之中,修建亭台屋宇;台前移植古柏两株,相距咫尺,树干六尺高处交接并长,生气昂然,形成自然门状,雅士游此命之曰:“柏门珠沼”。余游此颇有感叹,云:

    瑶池清泉吐珍珠,串串飞起汇洹流。

    一泻千里飘银带,百鸟歌咏古树头。

    松柏相握开口笑,青山依旧浮云悠。

    此处堪称八景地,夕阳光华任风流。

    鲸背观澜

    鲸背者,乃是洹水流经的安阳桥。其桥建于元朝至元二年(公元1265年),许有壬曾书碑记其事。桥身北高南低,恰似头北尾南的巨鲸卧于洹水之上,因之,此桥也称“鲸背桥”。桥基用重石铺底,桥身七孔,以石拱圈,上下一体,异常宏伟壮观,是豫北名桥。清末,光绪皇帝和慈禧回京途中,曾经此桥北上,因而称“御桥”。桥栏石柱,雕凿着各式姿态的雄狮,其刻功精良,气度磅礴,若扶狮漫游,远看货船往来,扁舟捕捞,则是一派繁荣影象。俯视细鱼追逐,群鸭戏水,尤显悠闲自在,但当汹涌洪涛,一泻千里,猛击桥礅,激起浪花数尺,其声如雷霆暴怒,又是何等惊心!墨客骚人登桥观澜,蔚然曰:

    洹水景色名不虚,鲸鱼飞起化彩虹。

    四时沧桑何所惜,升平光华看如今。

    余观此景生情,情深景丽,情景交加,其乐无穷。有人说:“看景不如听景”,听景之美,在于对景色的点染。我说的洹水景观,只其一二,望读者新睹欤!

    我是1930年出生于洹水北岸的西于曹村。上学、工作及养老均在洹滨,与洹有不解之缘,现就鲸背桥之变再述一二。

    鲸背桥外

    鲸背桥鱼尾即是长40米用石条铺设的凹形路面,此路面低于北边流水桥孔顶部尺余。这段低凹路面平时供车马人行,汛期供流水排洪,实质是泄洪处。为适应社会的发展,1961年填平了鱼尾,使桥面南北成为平坦大道。1963年洪水瀑涨,但失去了鱼尾的泄洪处,洪水无处可排,8月8日下午3时,洪水淹泡了安阳桥村大半个村庄,袁林马鞍桥下,洪水滚滚东流。驻安部队用两个连的力量,速将桥南挖开两条深沟,下午5时,洪水才排泄东流。此后,政府又在桥南加修了两大孔,其北边原七孔未动。1988年,又将桥面拓宽,两侧有了人行道,下边的七孔桥体未动。

    安阳桥碑

    很多史资都记载许有壬为安阳桥书碑,但如今无有人见过此碑。1959年洪水将南一孔下的泥纱冲走,几个青年潜入桥下戏水时,曾摸到此孔北壁中间低部壁上,镶有一块石碑,是否许书之碑?待考证。

    古刹王庙

    安阳桥东南60米处的南岸上,有一坐南面北的大王庙,日伪及国民党统制时期,我曾数次到庙瞻仰,发现原庙基规模很大,1949年安阳解放时,存有西、南两房各三间大殿,东屋及临街仅存房基。庙的西墙和北边大桥东侧南北相照,庙院有明清时期维修或重建桥的记事石碑。庙前的台级下(河南岸的堤),有座气势磅礴的石排坊,中上部面北悬刻有“大王庙”三个斗大的字体。1961年修路时,将四块石碑及排坊拆下的石条。运到袁林东墙外保存。

    一块墓碑

    1964年秋,在安阳桥东约90米处的河北堤岸下挖沙时,挖出一块墓碑,上刻:“大唐故人×××”葬于郡桥西一里,安阳城北十里——乱草岗。此墓距北堤5米。

    相关合集

    河南海河水系

    共6个词条352阅读

    徒骇河

    海河流域南部大型河流

    马颊河

    河南省濮阳县

    汤河

    汤阴汤河

    查看更多

    相关视频

    全部

    318次播放00:59

    洹河(HuánHé),安阳母亲河。洹河峡谷风景区,雨后云海奇观。

      文章标签: 洹河
      相关推荐
      • 老乡鸡

        老乡鸡,中式快餐全国榜首品牌。2012年,品牌升级为老乡鸡;2016年老乡鸡入驻南京、武汉;2018年收购武汉永和。2019年,入驻上海,2020年正式布局,全国1000多...

      • 寿司卷

        菜品特色原流行于日韩两地,后普遍在东亚甚至全世界开始流行,为冷食。即食食品。做法原料调料主料:干米饭,最好在做米饭时加些油。 寿司醋,没有就用白醋。用...

      • 淀粉人

        淀粉人,人体有一种叫甲状腺转运球蛋白的物质,该物质主要由肝脏代谢,若肝脏功能出现问题不能代谢,则这种球蛋白会呈淀粉状沉积在人体各个器官。由于遇碘时,...

      • 蜜雪冰城

        蜜雪冰城,是一家全国连锁冰淇淋与茶饮的品牌,隶属于蜜雪冰城股份有限公司旗下品牌。经过20余年的发展,全国门店数量超过两万五千家,覆盖31个省(市、自治区...

      版权声明:

      1、本文系会员投稿或转载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旨在传递信息,不代表看本站的观点和立场;

      2、本站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

      3、若侵犯您的版权或隐私,请联系本站管理员删除。

      上一篇:珠海国际赛车场 下一篇:多彩贵州网
      皖ICP备19001157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