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囧网-优秀网络推广平台! 网站快审 免费注册 会员登录
首页 >城市地名

五里坨街道

提交网站
五里坨街道
  • 邮编:100043
  • 区号:010
  • 人口:--
  • 面积:26.94平方公里
  • 行政代码:110107010
  • 所属地区:北京市石景山区五里坨街道
  • 时间:2023.08.30 12:56
  • 人气:
  • 五里坨街道介绍

五里坨街道位于石景山区的最西端,辖区面积26.94平方公里,现有常住人口9870户、30664人,辖区内有社区居委会10个。有北京军区联勤部机关、工程兵管理处、卫戍区教导大队、装备部训练大队等团级以上部队单位18个,街道工委、办事处根据地区面积大、分布广、驻军多的特点,继承和发扬地区双拥工作的优良传统,努力适应双拥工作的新形势、新特点、新要求,不断探索军民共建的新思路、新形式,新内容。
自1992年与原51112部队,即现在的66400部队结队共建以来,街道工委、办事处和部队领导对双拥共建工作十分重视,长期坚持一把手负责,并成立了由党政正职挂帅,副-、副主任负责,有关科室和单位共同参与,驻地部队和地方部门为成员的双拥工作领导小组,作为“一把手工程”,街道对双拥工作做到“五个纳入”,即:纳入街道工委、办事处年度工作计划,纳入党政领导年度政绩考核内容,纳入街道财政预算,纳入精神文明建设总体部署,纳入社区全民教育体系,并做到“三个到位”。即:领导到位、人员到位、资金到位、使双拥工作形成了“纵向到底,横向到边”的工作网络。街道主要领导干部把双拥共建视为应尽之责,既挂帅又出征,亲自主持制定双拥共建计划、参与双拥共建活动、部署解决双拥共建问题,并跟踪问效抓落实。“铁打的营盘流水的兵”,虽然五里坨街道与共建部队的领导班子换了一届又一届,但双拥工作领导机构从未间断,并在新的形势下得到不断的充实和加强,并带动了地区双拥共建工作,形成上下一条线,纵横连成片,层层有人抓,事事有人管的双拥工作组织网络和运行机制。

-制定制度

为实现双拥工作规范化,街道还十分注重双拥制度的建设,制定了双拥共建工作制度,社区共建制度、坚持工作例会、走访慰问、一事一记等制度,使有关领导机构及部门职责分明,促进了地区双拥工作的社会化、制度化和经常化,地区逐步形成了军地领导高度重视,职能部门齐抓共管,广大居民共同参与的双拥共建的新格局。
-开创军民共建新天地
开拓创新
军民共建军营社区。2001年以来,五里坨街道广泛开展了共建军营社区活动,在联勤部机关大院、工程兵管理处、7312厂投入巨资,建立了“星光计划”为老服务设施,本着因地制宜、完善功能、服务群众、协调发展和资源共享的原则,采取变封闭为开放、变自建为共建、变单一为综合的方法,进行了军营社区全面建设。2002年4月,石景山区委、区0在联勤部军营社区召开了现场会。同年8月,总政治部又召开了依托军营社区,加强待安置离、退休干部服务管理工作现场观摩会。10月,北京市民政局又在联勤部军营社区召开了驻京部队大院落实“星光计划”的经验交流会,均受到了市区领导和总部、军区-及与会人员的高度评价和肯定。大家一致认为,军民共建军营社区既丰富和扩展了双拥共建工作的内涵和外延,又适应了地方城市社区建设和军队后勤保障社会化改革的新形势和新要求,正如全国双拥办领导所讲的那样:军民共建军营社区是一件非常有意义的工作,是一项开拓创新的工作,是落实“-”重要思想的体现,是双拥工作在基层落实的有效形式,是促进社会进步的一个创新。
与时俱进
科技拥军有突破。2002年8月,街道与66400部队共建工作获得“首都共建先进单位”光荣称号,虽然已经获得了荣誉,但是,军地共建工作没有就此停止不前,而是在不断继续探索双拥共建的新路子。今年,第一个双拥月,街道与共建部队开展了送法、赠书进军营的文化拥军活动,街道同司法所的所长到66400部队,为数百名战士讲解了“婚姻法”、“继承法”、“道路交通安全法”等,并常年为部队官兵开展了义务法律咨询,向部队赠送法律书籍300余册。
全民参与
拥军优属社会化加快。拥军优属工作既是0行为,也是全社会的工作,一是进一步强化拥军优属工作在各项社区事物中的重要地位。各社区居委会都把拥军优属工作纳入社区党建工作的重要内容,把对优抚对象的服务作为社区服务的重点工作,他们经常组织志愿者入户为优抚对象理发、打扫卫生、代购代买、地区持续开展“爱心献功臣”活动,对有特殊困难的优抚对象给与特殊的关爱,回乡复员军人王广义年迈体弱,居委会经常派人上门探望,今年生病住院,街道特事特办及时为其办理了低保金,还为其申请了2000元的临时救助款,工作人员亲自送到家中。二是做好优抚对象“再就业工程”,仅3年来街道就为14名优抚对象解决了就业问题。三是老大妈入军营服务队,定期为共建部队战士缝补衣服,并和战士谈心,让他们安心服役。四是积极开展共建一条路、共建社区、服务一条街等活动,将双拥共建活动与创建文明社区等活动结合起来。有效地促进了社区的精神文明建设。
走访慰问
第二故乡送温情。每年“春节”和“八一”之前,街道都要召开地区“军政企座谈会”,向他们汇报地区的发展规划、街道便民工程的进展,倾听他们对地区发展的意见和建议。并对重点共建部队进行慰问,3年送慰问品价值10余万元。今年春节前,得知共建部队66400部队一名战士父亲遭遇车祸身亡,肇事司机逃逸,其母亲病倒,而这名战士为了国防建设竟然没有顾上回家探望,听到这里,在场的人员无不为之感动,街道领导当场拿出1000元钱捐给这名战士,在场的其他官兵都深受鼓舞。街道领导时时把共建部队的事挂在心上,定期到部队营房查看内务、与战士谈心、鼓励战士做新时代合格的士兵,为保证部队随军家属子女能得到妥善安置,街道优先组织他们参加就业前培训,为帮助66400部队创建花园式单位,保证国庆节摆花,每年都要为他们送去鲜花1000多盆。
-真情回报
驻地部队牢记全心全意为人们服务的宗旨,把人民群众的拥军热情化做建设部队的强大动力,时刻不忘为群众做好事、办实事,全力以赴支援驻地“三个文明”建设以实际行动谱写了一曲曲拥政爱民的赞歌。
全区重点工程“小青山公园”的建设中为保证工程进度66400部队担负起“小青山公园”清杂和植被更新任务,他们连续5天出动2000余人次参加义务劳动,在他们的全力支持下,小青山公园如期完工剪彩。
在京门路整治过程中,无论是冬季的铲冰扫雪,春季的植树绿化,夏季的清淤排洪,到处都能看到子弟兵的身影,每月一次的卫生清洁日大街小巷也都洒下了共建部队干部战士的汗水。
五里坨地区地处偏远,方圆26.94平方公里的土地上没有一座电影院,为丰富地区群众的文化生活,共建部队每年都要集中一周义务为地区群众放电影3-4次,一年一度的电影周让地区群众难以忘怀。
在街道组织的学雷锋0日、志愿者服务日活动中,66400部队都主动上街义务为群众理发、修自行车,原西街居委会赵全英大0儿女不在身边,66400部队某中队战士坚持14年如一日上门服务,老战士复员,总不忘把照顾赵大0事情向新战士交代,他们象传接力一样,一届届传下去,受到驻地群众的广泛称赞。
在“见义勇为”献爱心和“济困工程”捐献以及为贫困灾区募集衣被过程中,共建部队也是积极支持踊跃参加。今年地区共捐款42000余元。
总之,在参与城市重点工程建设中,部队官兵克服了军事训练任务重的困难,投入大量人力、物力,发扬不怕苦不怕累敢于打硬仗的精神,为城市建设节约了大量的资金,为建设第二故乡贡献了自己的力量。为驻地建设洒下了辛勤的汗水,做到了地方0有求,驻地部队必应,人民群众有难,子弟兵挺身而出。
-总结
由于五里坨地区驻地部队单位多这一特点,因而五里坨街道双拥共建工作也就有着悠久的历史。但是,近3年来,街道和共建部队在相互交往中,更加注重从实际出发,既坚持按政策规定办事,又坚持实事求是、特事特办;既注重必要的物质支援,又注重思想互助;既积极热情,又量力而行,多为双方发展提供“动力”,努力避免为对方造成不必要的“压力”,从而不断增进了军地之间的相互理解和团结,在心心相印中促进了“两力”的协调发展,始终保持了双拥工作的正确方向。从而有力的调动了各方面参与双拥工作的积极性,展示了五里坨地区军民团结一致、共谋发展的良好形象,不断开创了具有五里坨地区特色的双拥共建工作的新局面。

网站标签:五里坨街道简介,五里坨街道行政区划,五里坨街道地图
相关推荐
  • 拱山底村

    六泉乡拱山底村地处陵川县东约20公里处,全村共有5个村民小组、69户、226口人、耕地面积370余亩。村党支部设1个党小组,共有党员7名,其中高中文化程度的1名,初...

  • 台亭村

    台亭村基本情况  台亭村位于沁水县西南土沃乡南山背后,全村共12个自然庄,560口人,耕地1700余亩,全村以农为主,村集体收入空白。  一、指导思想  以-理...

  • 郑峪村

    郑峪村位于上司乡北部,辖五个自然村,全村197户,619口人,耕地面积1657亩,村民小组6个,党员28人,贫困户34户,低保45人,五保8人,优抚3人,村民以种植玉米...

  • 龙山镇

    龙山镇位于富饶的慈溪大地的最东端,南面紧邻港城宁波,东北濒临杭州湾,329国道横穿腹地,距宁波市区仅30公里,交通便利。杭州湾大桥建成后,龙山至上海仅需1个...

  • 龙湖街道

    龙湖街道位于黑龙江七台河茄子河区。下辖:  230904005001111龙洗社区  230904005002111团结社区  230904005003111鹿源社区...

  • 巴音宝力格镇

    巴音宝力格镇位于乌后旗南端,是乌后旗旗府新址全镇总面积1240平方公里,耕地面积2.1万亩,巴音宝力格镇可利用草场260万亩。镇辖三个农业村,六个牧业嘎查,四个...

相关分类

地名轮播

皖ICP备19001157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