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囧网-优秀网络推广平台! 网站快审 免费注册 会员登录
首页 >城市地名

坛城镇

提交网站
坛城镇
  • 邮编:236000
  • 区号:0558
  • 人口:--
  • 面积:--
  • 行政代码:341622104
  • 所属地区:安徽省亳州市蒙城县坛城镇
  • 时间:2023.08.31 15:44
  • 人气:
  • 坛城镇介绍

坛城镇属淮北平原腹地,地势平坦,西北高而东南略低。年平均气温14度,降水量850毫米,无霜期约210天,属于暖温带半湿润季风气候区。水系资源充足,有古老的北淝河横贯境内,南北三条自然河流,人工河七条,总蓄水量达2100万立方米,境内沟渠纵横交错成网,有利于农业生产的发展。坛城镇交通便利,老2 0 3省道横穿南北,县乡公路四通八达,公路客运已开通至南京、上海、宁波、温州等省市。坛城镇是著名的农业大镇,以棉花、小麦、黄豆、红芋为主,其中棉花是蒙城县重点棉产区之一,坛城混汤大白菜驰名省内外。工企业主要以民营企业为主,有建材厂、水泥制品厂、轮窑厂、面粉厂、灯泡厂等。
-历史沿革
坛城是一座古城,有3500余年的历史。坛城山,上古名景山,后改北冢山。夏朝末,商族从黄河北迁到这里,首领成汤,曾在景山上与东方诸侯会盟,故坛城最早称景亳,是汤的初都。汤王迁都后,于此地建诸侯国—冢国,此即蒙城称蒙的由来。北冢故城有三道城墙,称外城、中城、内城,今中城墙仍高于地平面5米余,周长4公里余,现在内城墙仍有遗迹。西周及春秋初,仍为蒙国。到了战国时期,坛城归楚,楚国于此设置蒙县。西汉中期,把蒙县改为山桑县,断续达九百余年。到了唐朝,公元742年,唐玄宗把山桑县改为蒙城县,并把县址从坛城迁到今蒙城,沿称至今。所以,坛城是蒙城的根。是中国历史上最早的称“蒙”之地。楚汉至唐,坛城作为该县的政治文化中心达一千多年。历史文化内涵,源远流长,底蕴丰厚,是蒙城古老文明的摇篮,是中华民族历史中灿烂的一页。“北冢故城”早在1 9 9 6年就被列为蒙城县重点历史文物保护单位。2O02年9月12日,亳州市政协在坛城镇隆重召开“北冢故城文史调研会”,肯定了北冢故城的研究价值。1989年以来,中国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考古研究所、省市政协、省市文物局、文化部门的专家、学者多次来坛城考查,给予“北冢故城”很高的评价。认为是我国商朝的古城址,有挖掘和研究价值。我县尉迟寺遗址是中国原始第一村,“北冢故城”—坛城,应该是中国商朝第一城。建设蒙城历史文化名城,开发蒙城旅游业,坛城必是未来蒙城经济发展的亮点。
-古迹文物
坛城古迹有:汤都古城、北冢山、量沙台、王常墓、饮马泉、庄子故居、卧龙岗、捻军领袖鲁王任化邦故居、龙山文化遗址等1 2处。有多处古迹都涉及国史,有极重要的研究价值。近年来,县委、县政府对北冢故城、北冢山、重要历史文物景点投入了一定的人力物力进行保护和维修,特别是“北冢文史研究会”近年来做了大量的历史研究和文字工作,搜集的珍贵史料,填补了蒙城上古史的空白,更为重要的是,揭开了司马迁《史记》记载庄子是“蒙人”之蒙的千古之谜,这为论证庄子是蒙城人,提供了有力史证,为下一步开发“北冢故城”,研究商朝历史和庄子文化,奠定了基础。
-经济建设
多年来,通过实施黄淮海平原开发等农田水利基本建设项目,全镇8.2万亩耕地全部达到沟、渠、路、林、桥、涵等配套要求,先后改造中低产田2万余亩,治理涝洼地2000亩,有力地促进了农业丰产丰收,粮食生产连年稳定增收。通过实施农业结构调整,主导产业规模迅速壮大,农民增收渠道不断拓宽。

网站标签:坛城镇简介,坛城镇行政区划,坛城镇地图
相关推荐
  • 龙山镇

    龙山镇位于富饶的慈溪大地的最东端,南面紧邻港城宁波,东北濒临杭州湾,329国道横穿腹地,距宁波市区仅30公里,交通便利。杭州湾大桥建成后,龙山至上海仅需1个...

  • 巴音宝力格镇

    巴音宝力格镇位于乌后旗南端,是乌后旗旗府新址全镇总面积1240平方公里,耕地面积2.1万亩,巴音宝力格镇可利用草场260万亩。镇辖三个农业村,六个牧业嘎查,四个...

  • 台亭村

    台亭村基本情况  台亭村位于沁水县西南土沃乡南山背后,全村共12个自然庄,560口人,耕地1700余亩,全村以农为主,村集体收入空白。  一、指导思想  以-理...

  • 龙湖街道

    龙湖街道位于黑龙江七台河茄子河区。下辖:  230904005001111龙洗社区  230904005002111团结社区  230904005003111鹿源社区...

  • 拱山底村

    六泉乡拱山底村地处陵川县东约20公里处,全村共有5个村民小组、69户、226口人、耕地面积370余亩。村党支部设1个党小组,共有党员7名,其中高中文化程度的1名,初...

  • 郑峪村

    郑峪村位于上司乡北部,辖五个自然村,全村197户,619口人,耕地面积1657亩,村民小组6个,党员28人,贫困户34户,低保45人,五保8人,优抚3人,村民以种植玉米...

相关分类

地名轮播

皖ICP备19001157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