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囧网-优秀网络推广平台! 网站快审 免费注册 会员登录
首页 >城市地名

伊通满族自治县

提交网站
伊通满族自治县
  • 邮编:136000
  • 区号:0434
  • 人口:约47万人
  • 面积:2523平方公里
  • 行政代码:220323
  • 所属地区:吉林省四平市伊通满族自治县
  • 时间:2023.09.02 22:12
  • 人气:
  • 伊通满族自治县介绍

邮编:130700 代码:220323 区号:0434
拼音: 英译:
伊通满族自治县位于吉林省中南部,东经124°49′-125°46′、北纬43°3′-43°38′。东与长春市双阳区接壤,西与公主岭市毗邻,南接东辽、东丰、磐石市,北靠长春市。总面积2523平方千米。总人口47万人;其中满族约占38%。
县政府驻伊通镇。全县辖12个镇、3个乡:伊通镇、二道镇、伊丹镇、马鞍山镇、景台镇、靠山镇、大孤山镇、小孤山镇、营城子镇、西苇镇、河源镇、黄岭子镇、新兴乡、莫里青乡、三道乡。共有190个村,1168个自然屯。
地处长白山脉向松辽平原过渡的丘陵地带。域内有16座火山锥体,称伊通火山群。属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年均气温5.8℃,年日照时数2 388.9小时,无霜期130天左右,年平均降水量608.4毫米。
总人口483000人;其中满族人口17.6万人,占全县人口总数的37.9%。
行政区划(乡镇简介)

伊通镇(Yitong Zhen)邮编:130700
面积263平方千米。人口115752人。 镇政府驻。
因伊通县内最大的河流伊通河而得名。 汉代开发,晋入于高勾丽,唐入渤海国,辽为卒宾府及辉发部;金为归仁,玉山二县地;元为咸平府境,明为辉发…… -->

景台镇(Jingtai Zhen)邮编:130721
面积225平方千米。人口37921人。辖17个村。
由驻地景台街场得名。清朝康熙年间初年开发。民国时增设有区公所,警察公所。伪满统治时期,曾设……

黄岭子镇(Huanglingzi Zhen)邮编:130717
面积127平方千米。人口17588人。镇政府驻孙家大院。辖迎风、烧锅、保家、蟒丈等。
因境内一黄土山岭而得名。清乾隆初年垦殖,中华民国时归十三家子甲。伪满时归靠山村,国民党统治时期归靠山乡。解放后归靠山区,……建乡时为黄岭子乡,2001年8月7日撤乡建镇。

马鞍山镇(Ma"an shan Zhen)邮编:130719
面积149平方千米。辖13个村。
早为满族故乡,雍正六年从关内移民来此开发。民国时为伊丹保马鞍山甲,伪满统治时为东尖山子村公所,马安山区,……

靠山镇(Kaoshan Zhen)邮编:130706
面积210平方千米。 人口259609?人。 -->镇政府驻靠山村。辖9个村。
明嘉靖年初,李姓从关内迁到此处居住,那时叫靠山屯。民国时为第五行政区,伪满统治时期为靠山村所,1948年为第十区政府,1956年二月为靠山区政府……

伊丹镇(Yidan Zhen)邮编:130702
面积125平方千米。 人口2860?人。镇政府驻。 -->辖12个村。
伊丹由伊巴丹(满语)简化而来。民国时为伊丹甲,伪满洲国时为伊丹村,国民党统治时伊丹乡;解放后为伊通第二区;1956年撤区改伊丹乡……

小孤山镇(Xiaogushan Zhen)邮编:130705
面积168.86平方千米。人口27640民国时设警察分所,伪满时为小孤山村;国民党统治时为小孤山保;1948年解放,成立伊通县第八区人民人。辖13个行政村。
依小孤山山峰所在地命名。……

营城子镇(Yingchengzi Zhen)邮编:130704
面积265平方千米。人口37583人。辖14个村。
清雍正年开发,此街东山上有古城壕遗址,传为唐朝兵营,由此称为营城子。1948年解放,成立了营城子区人民政府;1958年冬成立上游人民公社,1961年更为营城子……

大孤山镇(Dagushan Zhen)邮编:130713
面积214.12平方千米。人口44000人。辖17个村。
1937年成立大孤山村公所;1948年解放成立大孤山镇人民政府;1956年成立人民公社;1968年……

河源镇(Heyuan Zhen)邮编:130706
面积240平方千米。人口23456人。镇政府驻板石。辖12个村。
板石乡由驻地板石央而得名。清光绪年间开发,民国为营城子保,伪满时期为酱缸甲,国民党统治时期为大酱乡……

西苇镇(Xiwei Zhen)邮编:130708
面积128平方千米。 人口1452人。镇政府驻。 -->辖8个村。
1947年解放后为东丰县第九区,后归为八区,设西苇村政府;1957年归伊通县所辖,……1985年成立西苇乡。……

二道镇(Erdao Zhen)邮编:130703
面积31.2平方千米。人口19600人。镇政府驻大庙屯。辖10个村。
因驻地在二道沟中部而得名。光绪初年开发。伪满时为伊丹村大庙保;国民党统治时期为伊丹乡赵家保。解放后为伊丹乡所辖,人民公社化时……

莫里青乡(Moliqing Xiang)邮编:130718
面积96平方千米。人口16788人。乡政府驻刘家屯。辖7个村。
因辖区内有莫里青山而得名。1962年为莫里青乡人民政府。……1985年成立莫里青乡。

三道乡(Sandao Xiang)邮编:130714
面积108平方千米。人口19346人。乡政府驻三道岗子。辖11个村。
由乡政府驻地三道岗子而得名。清乾隆初年开发。民国属小孤山区,伪满时期归小孤山村,国民党时期为小孤山乡。1947年……

新兴乡(Xinxing Xiang)邮编:130701
面积63平方千米。 人口144370?人。 -->乡政府驻胡家屯。辖8个村。
清雍正年间开发,民国时为乐山堡、胡家甲,伪满时期为榆树村、胡家甲。解放后为榆树区,设伊通县13区……1961年从伊丹镇划出设立新兴乡,意新兴起的意思。

地图


历史沿革

土名伊秃河(一秃河)、依屯河、伊图河等。县城设在伊通街,因伊通河在县境内发源,因此得名,而伊秃河(一秃河)、伊图、依屯河都是伊通的音转。伊通,古称一秃、伊敦、伊屯,均系满语音译,源于伊通河名,意为宏大、汹涌之河。
1947年10月伊通县解放,隶属吉林省。1956年11月为公主岭专员公署所辖。1958年为四平专员公署所辖。1983年8月为四平市所辖,1985年2月为公主岭市所辖,1985年12月复归四平市所辖。1988年8月,设立伊通满族自治县,隶属于四平市。
1988年9月15日,吉林省人民政府(吉政函[1988]177号)文件通知:民政部1988年8月30日(民[1988]行批17号)文件批复,经国务院批准,同意撤销伊通县,设立伊通满族自治县,以原伊通县的行政区域为伊通满族自治县的行政区域。伊通满族自治县设立后,仍由四平市直接领导。
1945年10月,划归吉合区行政委员会长春地区管辖。1945年12月,划归吉林省政府直辖。
1946年2月,撤销通阳县(1942年与双阳县合并,称通阳县),恢复伊通县、双阳县建制。伊通县政府驻伊通镇。伊通县辖14个区,172个村。
1946年1月,划归吉辽省辽北分省管辖。7月,划归吉林省吉南专区管辖,后被国民党军占领。
1948年6月22日,吉林省政府奉东北行政委员会命令,撤销吉南、吉北两个专区,伊通县归吉林省政府直辖。成立伊通县政府。伊通县辖14个区,161个村。
1949年,伊通县政府更名为伊通县人民政府。
1955年,伊通县各区称谓取消序号,恢复原地名称呼,伊通县辖14个区,173个村。
1956年初,伊通县辖4个区,1个镇、61个乡。
1956年7月3日,国务院[国内字117号]文件批准,设立怀德专区,辖怀德、伊通等10个县。10月6日,将怀德专区更名为公主岭专区,仍辖伊通县。伊通县人民政府更名为伊通县人民委员会。辖4个区、1个镇、25个乡、9个公社。
1958年10月23日,撤销公主岭专区,设立四平专区,伊通县划归四平专区管辖。全县实现人民公社化。辖8个公社,134个管理区。
1960年,伊通县辖1个镇、8个公社.计134个生产大队。
1966年1月,伊通县辖1个镇、21个公社,计221个生产大队。
1968年,撤销伊通县人民委员会,成立伊通县革命委员会。
1968年2月,增设1个公社,计211个生产大队。
1979年6月,伊通镇设2个街道办事处。
1980年初,伊通县辖1个镇、21个公社,260个生产大队,1 479个生产小队,撤销伊通县革命委员会,成立伊通县人民政府。同时将镇、公社革命委员会改称镇人民政府和人民公社管理委员会。
1985年2月28日,撤销怀德县,设立公主岭市(地级),将伊通县划归公主岭市管辖。
1986年1月20日,吉林省人民政府通知:经国务院批准,将公主岭市改为县级市,将伊通县划归四平市管辖。
1988年7月,伊通县辖8个镇、14个乡.234个村委员会、31个居委会。
1988年8月30日,民政部[行批17号]文件批复,撤销伊通县,设立伊通满族自治县,仍归四平市领导。
1989年8月4日,经吉林省人民政府批准,撤销伊通满族自治县的新家满族乡,设立新家乡。12月9日,将伊通满族自治县的东尖山乡的河北村、头道乡的三星村、新家乡的东新村划归伊通镇管辖。
1995年12月,伊通满族自治县辖9个镇、13个乡:伊通镇、营城子镇、靠山镇、马鞍山镇、大孤山镇、小孤山镇、伊丹镇、景台镇、西苇镇、五一乡、新家乡、爱民乡、东尖山乡、三道乡、黄岭子乡、板石庙乡、地局子乡、头道乡、二道乡、新兴乡、发展乡、莫里青乡。共有27个居民委员会、241个村民委员会。
1998年12月4日,经吉林省人民政府批准,撤销伊通满族自治县二道乡,设立二道镇。

2000年1月31日,经吉林省人民政府批准,撤销头道乡、地局子乡,将其所辖行政区域划归伊通镇管辖。8月20日,经吉林省人民政府批准,撤销东尖山乡、发展乡,将其所辖行政区域分别划归伊通镇、景台镇管辖;撤销头道乡、地局子乡,将其所辖行政区域划归伊通镇、板石乡管辖;将板石乡更名为河源镇。(此处资料尚需核对)
2000年,根据第五次人口普查数据,全县总人口482134人,其中:伊通镇 102064人、二道镇 18757人、伊丹镇 29631人、马鞍镇 29809人、景台镇 36376人、靠山镇 28050人、大孤山镇 29104人、小孤山镇 27915人、营城子镇 23042人、西苇镇 15833人、五一乡 18364人、爱民乡 13379人、新家乡 16477人、新兴乡 16155人、莫里乡 16655人、黄岭子乡 17474人、三道乡 20637人、板石乡 22412人。
2002年6月14日,经吉林省人民政府批准:撤销伊通县五一乡、新家乡,将五一乡所辖行政区域和新家乡的米斗浅村等划归伊通镇管辖,将新家乡的向前等村划归营城子镇管辖。撤销爱民乡,将其所辖行政区域划归大孤山镇管辖,乡镇合并后,镇政府驻地不变。8月9日,经吉林省人民政府批准:撤销伊通县黄岭子乡,设立黄岭子镇,所辖行政区域和政府驻地不变。2002年底,伊通满族自治县辖12个镇、3个乡。总人口46.4万人,其中非农业人口近9万人。
2003年底,伊通满族自治县辖12镇,3乡:伊通镇、营城子镇、靠山镇、大孤山镇、小孤山镇、伊丹镇、马鞍山镇、景台镇、西苇镇、二道镇、河源镇、黄岭子镇、新兴乡、莫里青乡、三道乡。面积2523平方千米,总人口为46.4万人,其中农业人口37.5万人,满族人口17.6万人。
截至2006年1月,伊通滿族自治县辖15个乡镇,其中3个乡、12个镇:伊通镇、营城子镇、二道镇、西苇镇、景台镇、河源镇、伊丹镇、小孤山镇、大孤山镇、马鞍山镇、靠山镇、黄岭子镇、莫里青乡、三道乡、新兴乡。共有14个社区(其中城镇社区5个)、189个行政村。

网站标签:伊通满族自治县简介,伊通满族自治县行政区划,伊通满族自治县地图
相关推荐
  • 龙溪乡

    天台县龙溪乡位于天台县西南部,总面积70.8平方公里,属七山半水分半田,工业基础薄弱,人均收入只有二千多元,村民收入以种植、养殖业和外出打工为主,收入增长...

  • 大洋街道

    大洋街道位于江苏盐城亭湖区。下辖:  320902008001111海悦社区居委会  320902008002111通榆北村社区居委会  320902008003111盐海社区居委会  320902008...

  • 西里社区

    办公地点:万源西里40栋西侧平房  所管辖区:  万源辖区西里一、西里二、西里三、东风院工作站  负责人:  书 记:陶莹主 任:王建华  办公电话:88...

  • 太平乡

    太平乡位于昌图西北16公里,距102国道10公里。全乡区域面积100.38平方公里,耕地面积104129亩,辖9个村民小组,总人口18877人。  太平乡招商引资发展经济具有...

  • 王庄子村

    王庄子村  王庄子村位于宋道口镇政府北偏东3.5公里处。有188户,639口人。主要姓氏有王、张。  据《滦县志》载,明永乐二年属滦州长港社,由山西山后陆州王...

  • 小店村

    小店。位于定兴镇南端,西邻拒马河,是典型的农业村。人口1426人。耕地1353亩。以种植小麦、玉米等大田作物为主,经济作物有花生、豆类、蔬菜等,还有部分花卉种...

相关分类

地名轮播

皖ICP备19001157号-2